一、 概述
(一) 课程性质
构成艺术设计是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从抽象形态入手,培养学生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以及逻辑的、抽象的、理性的、多角度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能用正确的设计观念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以逐步完成从基础到设计的过渡。构成艺术设计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平面构成是造型的基础,主要是在二维空间中进行;色彩构成是探讨如何利用色彩要素搭配出高审美价值的色彩;立体构成是研究造型与空间的关系,通过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的过程。构成艺术设计作为设计基础课,除了包括造型或设计的入门知识外,还针对造型领域中共同存在的基础性问题进行探讨,所以学生在掌握了构成课程相关知识后可以应用到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等多个岗位工作中。
(二)课程基本理念
构成艺术设计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课程特别强调启发、培养每个学生正确的设计思维,激发他们学习构成艺术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完成从基础到设计的过渡,增强实践能力。
构成艺术设计课程的目标是以培养学生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以及逻辑的、抽象的、理性的、多角度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能用正确的设计观念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以逐步完成从基础到设计的过渡。培养学生设计、创造能力。
构成艺术设计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概述、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它们分别阐释构成艺术设计课程改革的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教学时间安排、实验实训场所设备配置建议。
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设计思维发展的角度,根据构成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本《标准》划分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三个学习领域。三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构成课程结构。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构成艺术设计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以及逻辑的、抽象的、理性的、多角度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能用正确的设计观念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以逐步完成从基础到设计的过渡。
2.具体目标
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观,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灵活应用构成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可以应用到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等多个岗位工作中。
知识:
①掌握平面构成知识
②掌握色彩构成知识
③掌握立体构成知识
能力:
①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对三大构成有一个系统的理解。
②从新的层次理解构成的基本要素。
③理解三大构成并能熟练运用。
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一
项目名称 |
平面构成(点、线、面构成) |
学时 |
10 |
教学要求 |
通过此项目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对构成基本要素中点、线、面的理解,使学生体会点、线、面在构成中的重要作用。 |
相关知识(理论、实践) |
1、 点、线、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2、 点、线、面构成的基本形态 3、 点、线、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
操作训练 |
任务1:点的构成练习 任务2:线的构成练习 任务3:面的构成练习 |
考核评价 |
作业和理论知识点测试相结合。 平时成绩和平时表现占课程的总成绩70%。 理论测试占课程的总成绩30%。 |
拓展知识 |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1、 平面构成在广告中的应用 2、 平面构成在包装中的应用 3、 平面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项目二
项目名称 |
平面构成(各种形的构成) |
学时 |
14 |
教学要求 |
通过此项目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对新的设计基础观产生正确的认识。 |
相关知识(理论、实践) |
1、几何形构成 2、自然形构成 3、偶然形构成 |
操作训练 |
任务1:几何形的构成练习 任务2:自然形的构成练习 任务3:偶然形构成练习 |
考核评价 |
作业和理论知识点测试相结合 平时成绩和平时表现占课程的总成绩70% 理论测试占课程的总成绩30% |
拓展知识 |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1、平面构成在广告中的应用 2、平面构成在包装中的应用 3、平面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项目三
项目名称 |
平面构成(基本形式) |
学时 |
20 |
教学要求 |
通过此项目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对新的设计基础观产生正确的认识。 |
相关知识(理论、实践) |
1、重复构成 4、对比构成 7、空间构成 10、分割构成 2、近似构成 5、发射构成 8、分解构成 11、肌理构成 3、渐变构成 6、特异构成 9、密集构成 |
操作训练 |
任务1:重复、近似、渐变的构成练习 任务2:对比、发射、空间、肌理的构成练习 任务3:特异、分解、密集、分割构成练习 |
考核评价 |
作业和理论知识点测试相结合 平时成绩和平时表现占课程的总成绩70% 理论测试占课程的总成绩30% |
拓展知识 |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1、 平面构成在广告中的应用 2 、平面构成在包装中的应用 3 、平面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项目四
项目名称 |
色彩构成(一) |
学时 |
24 |
教学要求 |
通过此项目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配色方法及表现方法。 |
相关知识(理论、实践) |
1、 色彩的本质与体系 2、基本配色法 |
操作训练 |
任务1:色相环练习 任务2:同类色、邻近色、冷暖色、互补色、中性色配合练习 |
考核评价 |
作业和理论知识点测试相结合 平时成绩和平时表现占课程的总成绩70% 理论测试占课程的总成绩30% |
拓展知识 |
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1、色彩构成在广告中的应用 2、 色彩构成在包装中的应用 3、 色彩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项目五
项目名称 |
色彩构成(二) |
学时 |
24 |
教学要求 |
通过此项目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配色方法及表现方法。 |
相关知识(理论、实践) |
1、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2、色彩表现方法 |
操作训练 |
任务1:色彩对比、调和练习 任务2:色彩推移、色彩透叠、色彩空间混合、自然与传统色彩借用、心理联想色彩表现练习 |
考核评价 |
作业和理论知识点测试相结合 平时成绩和平时表现占课程的总成绩70% 理论测试占课程的总成绩30% |
拓展知识 |
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1色彩构成在广告中的应用 2色彩构成在包装中的应用 3色彩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项目六
项目名称 |
立体构成(一) |
学时 |
20 |
教学要求 |
通过此项目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三维空间、多维空间的形象创造能力,训练学生能用正确的设计观念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
相关知识(理论、实践) |
1、立体构成的基本形态要素 2、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感 |
操作训练 |
任务1:半立体构成练习 任务2:线的立体构成练习 任务3:面的立体构成练习 任务4:块的立体构成练习 |
考核评价 |
作业和理论知识点测试相结合 平时成绩和平时表现占课程的总成绩70% 理论测试占课程的总成绩30% |
拓展知识 |
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1、立体构成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2、立体构成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3、立体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项目七
项目名称 |
立体构成(二) |
学时 |
20 |
教学要求 |
通过此项目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三维空间、多维空间的形象创造能力,训练学生能用正确的设计观念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
相关知识(理论、实践) |
1、立体构成的材料要素 2立体构成的肌理要素 3立体构成技法 |
操作训练 |
任务1:不同材料立体构成练习 任务2:肌理立体构成练习 任务3:综合材质立体构成练习 |
考核评价 |
作业和理论知识点测试相结合 平时成绩和平时表现占课程的总成绩70% 理论测试占课程的总成绩30% |
拓展知识 |
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1、立体构成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2、立体构成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4、 立体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在原有课程内容基础上,定位在“构成与设计”的结合,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培养学生既有创新的意识又有独特设计思维能力,为后续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浓缩课时的同时整合课程内容,在教学上,为了系统深入地研究,针对不同侧重点,把有关平面的、色彩的和立体的三个知识点分别由二维平面构成和三维空间构成来进行研究,整合后的教学内容,打破构成教学固有的模式,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并着重图形的创意,造型手段的多样化。
3.将二维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三维构成(立体构成、想象构成)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变以往三大构成形式各自独立的模式,使得这一设计基础课程相互结合,融会贯通,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互通性,提高学生在学习设计基础类课程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更多的调动他们学习设计基础类课程的兴趣。
(二)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建议
本课程考核由平时作业、平时表现、期末考试等部分组成。成绩评定按照平时成绩和平时出勤率和课堂表现占课程的总成绩70%,理论测试占课程的总成绩30%的标准进行评定。
对评价方法,本标准提出如下建议:
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以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
学生通过建立构成学习档案提高构成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质量。教师通过学生的构成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构成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教材编写建议
构成教材是构成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完整把握《标准》的基本精神,科学建构教材的框架体系,使编写的教材具有基础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同时,在遵从《标准》的前提下,鼓励教材编写的多样化,以适应构成教学实际。
1.构成教材的编写原则
(1)教材的设计和编写要依据构成课程总目标的要求,确保教材设计的总体思路与《标准》的要求相吻合。
(2)教材内容的组织要考虑综合性,将课程内容有机而巧妙地融入每个项目或课题。要注意教材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2.构成教材的呈现方式
(1)构成教材以教科书为主,辅以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以及相关的视听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等。
(2)在重视构成教科书的内容的同时,还应关注版式的设计,充分体现其视觉特色和可读性,使之易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与兴趣。
(3)构成教科书的编写可采用单元式、单课式或单元和单课组合式等多种方式,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
3.构成教材的选用
构成教材的选用应符合本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best365官网应配齐构成教学设备与器材,并提供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构成作品的场所。配置可供构成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2.best365官网的图书馆应配备构成书籍和其他构成方面的资源,包括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以及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3.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best365官网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区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构成教育活动。
4.best365官网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构成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best365官网之间、省市之间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五)实验实训场所设备配置建议
本课程实训室要求:
1.面积:实训室的使用面积≥96㎡,生均不小于1.8㎡。
2.位置:实训室应保证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避免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
3.实训室第一排实验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小于300;最后一排实验桌的后沿距后墙不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大于11000mm。
4.照明:采用自然光与辅助照明,其垂直照明度平均值不低于200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实验桌面无阳光直射,室内无可见眩光,灯具悬挂高度距实验桌面不低于1700mm,宜安装窗帘。
5.通风条件:采用自然通风及排气扇强制排风。
6.噪音控制:室内环境噪声低于55分贝。
7.温度:室内温度在4℃至30℃之间为宜。
8.供水:不少于一处水源。供水指标:供水水压不低于2×105Pa。
9.供电:用电负荷应留有余量。按有关技术规范敷设强、弱电线,空调敷设专用电线。安装漏电、过载和触电保护器,有可靠的接地保护。
10.安全条件:配备防火、防潮、防盗等设备设施。
11.环保条件:实训室内部选用环保型材料。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达到有关环保标准。对于在学生活动中可能产生较多的垃圾,要配置足够大的垃圾桶。
实训室设备配置
序号 |
名称 |
规格要求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剪刀 |
|
把 |
25 |
|
2 |
美工刀 |
|
把 |
25 |
|
3 |
塑料垫板 |
|
块 |
25 |
|
4 |
三角尺 |
|
只 |
25 |
|
5 |
圆规 |
|
只 |
25 |
|
6 |
毛笔 |
大、中、小号 |
支 |
各25 |
|
7 |
毛笔 |
羊毫中号 |
支 |
50 |
|
8 |
手枪钻 |
|
把 |
1 |
|
9 |
板锯 |
|
把 |
7 |
|
10 |
手锥 |
|
把 |
7 |
|
11 |
钉锤 |
|
把 |
25 |
|
12 |
木锉 |
|
把 |
25 |
|
13 |
钢锯 |
|
把 |
25 |
|
14 |
尖嘴钳 |
|
把 |
7 |
|
15 |
老虎(钢丝)钳 |
|
把 |
7 |
|
16 |
白铁剪 |
|
把 |
7 |
|
17 |
钢直尺 |
|
把 |
25 |
|
18 |
卷尺 |
|
把 |
1 |
|
19 |
90度角尺 |
|
把 |
25 |
|
五、其他说明
(一)案例
为了帮助教师理解本《标准》倡导的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有效地实施教学,特提供以下案例。
重复构成案例
街道两旁的道路常常用一些几何图案的砖铺成,形成重复构成。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图形重复呢?我们都见过蜂巢,由此会联想到:蜂巢是由正六边形组成的,它没有缝隙,看来正六边形能够重复。
(课件演示:展现一个蜂巢的实物图,并将这个实物图抽象成一个平面图形。)
观察蜂巢的平面图形,容易发现它是由正六边形构成,它没有缝隙,多次出现,这就构成了重复。重复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什么应用呢?请思考下列问题:
某广场要求“密铺”地面,请你根据已有知识,帮助设计一种“密铺”方案,并将设计的图案展示出来,看谁设计得既快又漂亮,并说一说你是如何设计的?
(课前要求学生准备若干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以及全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四边形的彩色硬纸片及书写板、透明胶等)
(学生自由选择一种图形兴致勃勃地操作,有的用一种全等的三角形,有的用一种全等的四边形,有的用正三角形,有的用正方形,有的用正五边形,有的用正六边形 …… 并在书写板上粘贴,课堂气氛活跃)
(情境的选材贴近学生生活,能引发认知冲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下子将学生推向了活动的最前沿。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跃跃欲试,互相讨论、动手操作,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二)名词术语解释
1.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 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2、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 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3.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 本形)。
4.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 排列的构成形式)
5.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向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 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
6.空间构成形式(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 空间形态)
7.特异构成形式(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 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 ,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
8.分割构成形式 :等形分割(形式较为严谨),等量分割(只求比例的一致,不需型的统一),自由分割(特点灵活、自由)
9.密集构成:密集构成是指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包括预置形密集与无定形密集两种。预置形密集是依靠在画面上预先安置的骨格线或中心点组织基本形的密集与扩散,即以数量相当多的基本形在某些地方密集起来,而从密集又逐渐散开来。无定形的密集,不预留点与线,而是靠画面的均衡,即通过密集基本形与空间、虚实等产生的轻度对比来进行构成。
10.对比构成:较之密集构成更为自由性的构成,称为对比构成。
11.肌理构成:凡凭视觉即可分辨的物体表面之纹理,称为肌理,以肌理为构成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
12.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 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13.色彩构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14.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编 制 人:张亚
编制单位:best365官网
编制日期:2018.12.06
审 核 人: 范康宁
教学团队负责人:杨春芳
部、系主任:杨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