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让人生更精彩——2021年11月15日国旗下的讲话
来源:杨春芳
时间:2021-11-15 点击数:
提到美育,相信在座的各位并不陌生,但美育具体指什么?好像又讲不太明白。同学们可能会说美术、音乐或者舞蹈等,这些都是对美育教育的狭义理解。
到底什么是美育呢?是指培养人们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22日主持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的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已经大幅度提升,但是,还是有一些人,在经济收入增加了、物质生活水平上升了之后“幸福感”并没有如期而至。显然,从“获得感”到“幸福感”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要跨越这“最后1公里”距离,还需要一个重要的主体方面的条件——体验幸福的素质。这个素质叫“感性素质”。
究其原因人有两大思维领域,一个是理性,另一个是感性。理性思维赋予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性思维赋予人感受世界、判断美丑、体验美好的能力。科学征服世界,艺术美化世界;理性素质让人有征服世界的力量,感性素质则让生活富有诗意;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科学与艺术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美育承担着支撑人类文明进程一个侧翼的功能,承担着让人拥有体验幸福能力的任务,承担着让生活富有诗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美育带来幸福生活
感性素质低的人幸福少。没有对美的需要,没有欣赏美的能力,就没有因美而带来的快乐,就没有与美相关的幸福体验。缺少美育的人,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他们会对良辰美景视而不见,绘画雕塑形同无物,对美妙音乐无动于衷、天籁之音充耳不闻,甚至无力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不仅仅只有鲜花的绽放、彩霞的缤纷、蝴蝶的起舞是美的,不仅仅只有优美的文章、潇洒的书法、翩翩的舞姿是美的,也不仅仅只有飘逸的云朵、孔雀的开屏是美的。可以从生活中发现点点滴滴的美。像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的同学们还有辛勤敬业的老师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其次,美育营造和谐社会
生命的总能量是一个常数,不在这个活动上释放,就在那个活动上释放;用于高品位精神生活、释放在文化艺术享受中的多一些,用在其他方面的就少一些。多让高品位文化艺术填充精神空间,就少一些精神空虚,就少一些对低级感官刺激的需要。应该用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去填充人们的精神空间,在高雅的艺术欣赏中释放生命的能量。大家能否想象,有一天,中华民族的公民把音乐厅、剧院、影院这些艺术场所作为晚间生活的主场,把博物馆、艺术中心、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作为闲暇生活的首选地;文化艺术活动成为晚间经济的主体,文化艺术产业成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时,我们的国家将有怎样的文明状态,人民将有怎样的精神面貌。
最后, 美育创造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创造美好生活,需要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国民。如果国民基础教育中缺失美育,也就失去了建设美丽中国、创造美好生活的国民素质基础。如果一个人爱美,他就有发自内心、来自感官层面对脏乱差的厌恶、对环境破坏的触痛。没有对美的追求,哪来保护文化遗产与建设绿水青山的价值观基础?
同学们,美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事业更成功、社会更和谐、国家更强盛、祖国更美丽!